再夺大奖,中国电影破纪录之年丨南周文化榜
女演员们在各大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。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,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赛果公布:《日掛中天》主演辛芷蕾获得“最佳女演员”奖,手举沃尔皮杯的辛芷蕾创下一项新的纪录:时隔14年,继巩俐、叶德娴之后,再度有华人女演员摘得威尼斯影后的荣誉。
女演员们在各大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。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,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赛果公布:《日掛中天》主演辛芷蕾获得“最佳女演员”奖,手举沃尔皮杯的辛芷蕾创下一项新的纪录:时隔14年,继巩俐、叶德娴之后,再度有华人女演员摘得威尼斯影后的荣誉。
我翻出几年前和他因译书往来的邮件,还有那段没赶上的浙大晚宴回忆,突然觉得该把这些事写下来。
1934年,当一个名叫保罗·科恩(Paul A.Cohen)的婴孩在纽约长岛诞生时,展现在他面前的人生选择似乎并不包括历史学家这一选项,而当他在2025年9月15日去世时,他已然名列全球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之列,他的两部论著《在中国发现历史》与《历史三调》已然跻
想到多年前我因译事与他的通信往复以及中间的一个小插曲,心有所感。我觉得应该对此有所交代,既向读者提供一则柯文鲜为人知的故事,也表达我个人对他的纪念。
据“澎湃新闻∙全球速报”报道(2025-09-19),美国知名脱口秀节目“吉米鸡毛秀”被停播风波持续发酵。美国广播公司(ABC)17日宣布,将“无限期”停播主持人吉米·基梅尔的深夜脱口秀节目,原因是基梅尔在节目中对查理·柯克遭枪杀事件发表的言论引发争议。停播决
1984年,一本原本在美国遭遇冷遇的学术著作,却在几年后意外在中国学界引发强烈反响。这本书名叫《在中国发现历史》,作者是美国历史学家柯文(Paul A. Cohen)。
柯文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代表作有《在中国发现历史:中国中心观在美
这篇新版序言是改写自我数年前为论文集China Unbound所撰写的导言。将该书结集出版是一次难得的挑战。一方面是重新回顾我数十年前的旧作品,提醒自己作为历史学者的求知甘苦历程。另一方面则给予我反思自己历史研究的机会,发掘若干我的老师史华慈所说的深层预设(u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代表作有《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:王韬与晚
“中国中心观”1970年前后出现,我认为该取向着力克服了前人西方中心的偏见。史华慈、鲁道夫夫妇,以及越来越多学人质疑“传统”与“现代性”之间所谓壁垒分明、互不兼容的体系,这对西方理解中国近世史有重大意义。学界继承的19世纪立论结构——中国野蛮,西方文明;中国无
著名历史学家柯文(Paul A. Cohen)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15日,在美国波士顿逝世,享年九十一岁。《史林》2002年第6期曾刊出周武等对他的访谈,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,略有删节。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代表作有《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:王韬与晚
《历史的钟摆》是资深媒体人、作家李菁对海外尤其是美国汉学家的记叙和访谈,其中有费正清、傅高义、周锡瑞、伊沛霞、柯文、裴宜理等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研究的总结,又有对许倬云先生的访谈,还有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以“中国视野”看全球史的叙述。
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,一些长期致力于中国研究的美国学者得以进入中国内地,接触中国国内逐渐开放的档案资料,以及直接到中国村落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口述史访谈和田野调查。这对美国包括历史学、政治学、人类学等具体学科在内的“中国研究”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,催生了美国的
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,一些长期致力于中国研究的美国学者得以进入中国内地,接触中国国内逐渐开放的档案资料,以及直接到中国村落和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口述史访谈和田野调查。这对美国包括历史学、政治学、人类学等具体学科在内的“中国研究”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,催生了美国的
1978年那一年,22岁的雷颐在三个身份之间腾挪转换——前3个月,是空军地勤“修飞机”的一名军人;中间6个月,是工人;自9月起,成为一名大学生。对于人生中的这一年,雷颐说他个人成长的版图上有着国家快速行走的足迹。
受访学者:杨斌,浙江建德人氏,美国东北大学博士、西泠印社社员、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。著有《全球史的九炷香:哪吒、龙涎香与坦博拉》《海贝与贝币 :鲜为人知的全球史》《季风之北,彩云之南》等。